「2025上市櫃企業家對川普『對等關稅』政策的影響預期調查」結果發表
「川普關稅震撼台灣:80%企業預期經濟衝擊,調查揭露企業破解「關稅」「匯率」應對策略」——-歸納出「六大趨勢、五個關鍵數據、四個洞見、三大對策」。
80%企業預期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經濟不利,呼籲政府積極談判降低關稅
台北,2025年5月23日 —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於5月8日至5月16日,針對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會員做調查,請會員就川普「對等關稅」政策可能對臺灣及全球經濟的影響,對川普「百日新政」的看法,對關稅、匯率及投資美國的預期,對台美關稅談判的預期,以及對政府協助及企業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表達看法。本次調查由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陳德昇、華信統領企管總經理袁明仁擔任共同計畫主持人。
今日發表「2025上市櫃企業家對川普「對等關稅」政策的影響預期調查」報告。報告顯示,80%的企業預期「對等關稅」政策對台灣經濟產生不利影響,近6成企業認為新台幣匯率會升值,同時臺灣企業亦積極採取各種應對策略,破解「關稅」「匯率」雙重壓力。彰顯出臺灣企業在不確定性環境下,堅持、不放棄,永不止步的拼搏精神。
「六大趨勢、五個關鍵數據、四個洞見、三大對策」
本次調查結果歸納出「六大趨勢、五個關鍵數據、四個洞見、三大對策」。本調查旨在為企業及政府提供決策參考,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挑戰,提供企業破解關稅、匯率雙重壓力所採取的各種因應措施及避險策略之參考。希望本次調查結果提供台灣企業參考,增強台灣企業的應變能力。
六大趨勢
- 趨勢一:市場多元化與供應鏈重組。
- 趨勢二:自動化與技術升級。
- 趨勢三:投資美國。
- 趨勢四:新台幣匯率升值。
- 趨勢五:關稅成本轉嫁而非自行吸收。
- 趨勢六:積極破解「關稅」「匯率」雙重壓力。
五個關鍵數據
- 經濟負面預期(4%)。
- 對全球經濟擔憂(4%)。
- 談判結果預期:對美國與全球談判結果不看好(81%),預期美國與中國談判結果在今年Q3~Q4達成(7%),預期美國與臺灣談判結果在今年Q3~Q4達成(68%)。
- 關稅稅率影響預期:臺灣最終關稅稅率可能落在15%~20%(40%),有將近6成(1%)認為此一關稅稅率對企業影響很大。
- 匯率影響預期:美台對等關稅談判,認為對臺灣影響最大的政策是要求新台幣匯率升值(72%);認為美國可能要求臺灣新台幣匯率升值(8%);認為一年內新台幣會升值到28~30元(不含)之間(近6成)。
四個洞見
- 洞見一:川普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機會不大。有4成多(41.2%)認為川普無法透過關稅政策來達成「重塑全球貿易格局」。
- 洞見二:投資美國成功關鍵。企業希望美國政府協助解決五大關鍵問題。
- 洞見三:供應鏈去中化及美中脫鉤風險。受訪企業將近4成的人認為進一步脫鉤的可能性非常高(36.2%),也有近4成的受訪企業認為是否脫鉤很難講。但可以預見涉及國家安全、供應鏈安全、AI、半導體、資料中心、AI模型、無人機、人形機器人、晶片、PCB等產業及產品,勢必一定會脫鉤。因此,針對上述產業,企業必須做好紅色供應鏈、美國供應鏈及非中美供應鏈的三種供應鏈投資佈局,以避免顧此失彼,無法通吃全球市場。
- 洞見四:創新與轉型機會。關稅壓力推動企業開拓多元市場,調整生產基地及增加自動化(AI、機器人),這些舉措可能對企業帶來長期效益,企業應掌握危機中的轉型機遇。
三大對策
- 企業破解「關稅」的因應對策。
- 企業破解「匯率」的避險策略。
- 企業面對「10%基準關稅」及「對等關稅」的關稅成本轉嫁對策。
企業最關心「雙率」:關稅稅率及新台幣匯率
上市櫃企業家對美台「對等關稅」稅率的談判,40%預期關稅稅率在15%~20%的區間,有將近6成的受訪企業認為在此區間仍影響很大,希望最終談判能有更好的結果,超越期待,在10%左右。72%的受訪企業認為美台對等關稅談判,對臺灣影響最大的政策是美國要求新台幣匯率升值。97.8%的受訪企業認為美國可能會要求臺灣新台幣匯率升值。將近6成的受訪企業認為一年內新台幣會升值到28~30元(不含)之間。
企業面對關稅採取關稅成本轉嫁而非自行吸收
川普已徵收10%基準關稅及未來課徵對等關稅,對企業採取關稅成本轉嫁的方式依次為:1.重新協商定價(51.1%),2.部分轉嫁客戶(40.4%),3.部分自行吸收(23.4%),4.供應商分攤(21.3%),5.完全轉嫁客戶(19.1%)。調查結果顯示,企業採取重新協商定價及部分轉嫁客戶來進行成本轉嫁。可見賠錢的生意沒人做,客戶也不可能自行吸收,因此,最終受害者可能是消費者。
投資美國的成功關鍵
不看好投資美國的佔了38.2%,因此,企業希望美國政府協助解決以下五大關鍵問題,以確保資美國能夠成功。若能解決這些問題,38.2%的擔憂就可化解。其中:為遷廠的公司提供購買新設備的費用、鬆綁相關法規、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、提供建廠成本抵免、解決環評法規延宕風險,在川普的政策支持下,這幾個問題相對比較可能解決;但解決工會困擾、解決技術人才短缺問題、解決勞工短缺及成本問題,這三個問題是系統性問題,美國及川普都不可能解決的。這只能靠企業設法導入AI、機器人等自動化來克服。
「對等關稅」對台商全球投資佈局的影響
在川普實施「對等關稅」之前,企業的投資佈局前四名依次為:1.中國(60.4%),2.東南亞國家(50%),3.美國(35.4%),4.日本(28.1%)。在川普實施「對等關稅」之後,企業全球投資佈局排名前四名依次為:1.投資東南亞國家(35.5%),2.投資美國(34.4%),3. 投資墨西哥(18.3%),4.投資印度(6.5%)。「對等關稅」實施前後相比,最大的影響是投資中國及投資日本幾乎沒有。
企業破解「關稅」「匯率」雙重對策
上市櫃企業在「對等關稅」的壓力下,為了求生存,積極採取各種「關稅」與「匯率」破解之道。破解關稅壓力所採取的前五大因應措施包括:與客戶協商關稅成本分攤、開拓多元市場、調整海外生產基地、保有現金流、內部節流管控。針對匯率所採取的前五大避險策略有:降低美元部位,分散市場、提高產品價值,採用即期、遠期外匯,應收與應付帳款匹配的自然避險策略,向客戶反映售價。
企業希望政府提供的協助
針對對等關稅衝擊,企業建議政府提供的協助有:1.加強對等關稅的談判,2.低利貸款,3.提高內需,4.增加營運資金專案提供,5.出口補助,6.增加對海外投資的直接實質協助,7.放寬企業可雇用外勞名額,8.避免銀行收銀根,9.投資抵減從寬認定,10.降低營所稅稅率。